1月28日,记者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获悉,今年春节期间,市民乱丢垃圾的现象少了,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多了,垃圾焚烧发电见成效,垃圾量同比减少,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市民文明过节意识的提高。
环卫工人凌晨开始清运垃圾
1月28日上午,记者走访三中路等路段看到,环卫工人正在保洁路面,垃圾清运车内以塑料袋、落叶、果皮纸屑等垃圾居多,行人乱丢垃圾的现象相比以前少了。柳北区环卫所垃圾中转站负责人梁婷烨介绍,从辖区各垃圾中转站垃圾变化看,生活垃圾还是以打包好的厨余垃圾居多,市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。此外,水上保洁人员每天驾驶作业船,在柳江水域搜寻垃圾,保持水面干净。
据市环卫处统计数据,2023年春节期间,市区产生的垃圾总量较去年同比减少13.1%。市环卫处市容环卫管理科副科长何桂兰介绍,我市鼓励和引导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,今年各城区(新区)将扩展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区域,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、减量化、资源化处理的目标。
记者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获悉,该项目从去年3月开始稳定运行,按焚烧1吨生活垃圾可发电400千瓦时(1千瓦时等于1度电)计算,除夕至大年初六市区共产生10478.94吨生活垃圾,可发电达4191576千瓦时。